大家好,硬核越野车炼成记:如何在这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硬核越野车炼成记:如何在这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和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那些车凭什么成为越野人心中的Dream car?
配置够硬核,满足硬派越野的需求,那这些具体的需求是什么呢?换句话来说,上面提到的那些老牌越野车凭什么立足呢?我们一个一个来说,看看它们都有些什么本事。
1、硬核必备差速锁提到越野,有一辆车是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那就是Jeep牧马人。第一代牧马人诞生于1987年,而它的老祖宗,就是在二战中声名大噪的轻型越野车威利斯。前两代牧马人并没有引入中国市场,直到2008年的第三代车型才被正式引入,而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最新款车型是第四代。
之所以成功,牧马人的过人之处自然有很多。比如原厂就加强过的粗壮前后桥,比如出色的接近角和离去角,比如可以手动断开的平衡杆等等。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个配置——前/后差速锁。在聊前、后差速锁之前,多说一句关于牧马人的配置。其实并不是所有牧马人都有着相同的越野性能,如果抛开方向盘加热、无钥匙进入等等这些舒适性配置不谈,单从越野配置上来看,牧马人分成了Sahara(撒哈拉)和Rubicon(卢比肯)两款车型,你可以把它们看成越野性能的低配和高配。
低配的Sahara是没有前/后差速锁的,脱困时靠的是电子限滑来控制,只有高配的Rubicon才有。当然想要分辨出它们也很容易,Sahara轮眉的颜色是与车身同色的,而Rubicon无论车身是什么色,轮眉都是黑色。而除了高配牧马人,硬核越野车的顶端产品奔驰G也是具备这个配置的。所以也由此可见,只有真正的硬核越野车才需要差速锁。那么这个差速锁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
如果你喜欢在非铺装路面自驾,或者对越野感兴趣的朋友,一定对打滑不陌生,无论是前轮打滑还是后轮打滑,在越野中都是十分常见的。
打滑这件事,说白了就是车轮丧失了附着力。造成丧失附着力的情况主要分为两种,要么轮胎规格有问题,比如出去越野用的却是公路胎,就差点意思了。要么就是坑洼路面,导致车轮悬空,地面都挨不着了何谈附着力呢。
打滑一旦出现,就会有个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发生。我们都知道不管是什么车,都会有个叫差速器东西,这家伙对于车辆来说特别重要,因为没有它车子连弯都拐不了。它可以让车辆拐弯的时候左右车轮形成速度差,也就是让内侧车轮慢一点,外侧车轮快一点。打个比方就好像以前学校开运动会每个班走的方阵,整个方阵拐弯的时候,站最内侧的同学只需要原地踏步就行,而最外侧的同学则需要大踏步的走。
一不小心又扯远了,说回差速器这个东西。在车轮失去附着力空转的时候,差速器这家伙就会把绝大部分动力全都转到正在打滑的车轮上去,这样一来,有附着力的轮子没动力,没附着力的玩命转,车子自然动不了了。这时如果你的车具有电子限滑且足够强悍,电脑会用刹车来限制打滑的车轮,从而让动力转移到有附着力的轮子上,让车辆摆脱困境。但是,如果电子限滑不行,此时就要请出段位更高的差速锁了。顾名思义,差速锁的用处就是把差速器这家伙给锁住,让它暂时别工作了。这样一来,左右两侧车轮就成了“一根绳上的蚂蚱”,两边获得了同样的动力,也就能够帮助车辆脱困了。
敲黑板了,这里还有个关键点。无论是电子限滑还是差速锁,其目的都是相似的,但电子限滑系统在高强度或长时间工作后,可能会出现自我保护机制,以防止其损坏。就好像我们打游戏,大招不能老用呀,中间总会有需要等待的冷却时间吧。而差速锁就不一样了,由于是用纯机械的方式锁死,即便长时间高强度工作,也完全不用担心它会罢工。还有一点是,电子限滑是个“马后炮”,有点事后诸葛亮的意思,需要感知到打滑之后才会介入工作。差速锁则可以通过驾驶员对路面情况的判断,提前开启,规避车轮打滑,避免发生意外的可能。
说了这么多,其实主要讲的是后差速锁的应用,对于大多数情况和大多数人来说,只要路面条件不是太恶劣,后差速锁足以满足自驾出行的需求。那前差速锁有什么用呢,难道只是个摆设吗?当然不是,前差速锁可以说是为了极限而生,更加硬核,在后差速锁无法完成脱困的时候,它就要出场了。
后差速锁只能让后轴上的两个轮子统一战线,此时如果出现对角线打滑,同时还有一定的坡度,或者路面过于湿滑、泥泞,可能车辆就出不来了。另外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如果坡度过大又有大坑,会导致车辆重心严重后移,而只开后差速锁前轮也帮不上什么忙,全部担子就都落在了后面的轮子上,这样一来不仅可能爬不出去,后面玩命使劲儿还有可能造成抬头翻车的危险。因此对于比较极限的攀爬,频繁出现交叉轴的岩石路面,以及带有坡度的炮弹坑,是前差速锁发挥作用的最佳场景。当然,简单总结来说就是,当只开后差速锁不能脱困的时候,就打开前差速锁吧!2、驾驶简单却功能强大的蠕行模式
和牧马人、奔驰G级一样,普拉多也是公认的越野好手。相比牧马人,普拉多日常使用的舒适性兼顾得更好,擅长长途自驾和穿越。但单说越野配置这方面,普拉多并没有牧马人硬核,顶配车型也只配有后差速锁,但却多了一个蠕行模式,这个配置在顶级越野车LX570和陆巡上也能看到,具体是什么用处呢?
蠕行模式解释起来没有差速锁那么复杂,按照字面意思就能大概理解了。蠕行,原本是形容生物的一种行动方式,比如蚯蚓、毛毛虫这类,它们的行动有什么特点——都挺慢的。所以,车辆的蠕行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慢慢地走。
正经点来说,蠕行模式其实被称为低速巡航驾驶辅助系统,开启了这个功能后,车辆可以自行控制发动机扭矩输出、变速系统以及刹车。也就是说,开启蠕行模式后,油门、刹车就暂时不用管了,只需要驾驶员控制好方向盘就好。这个功能的好处,首先是在通过相对复杂的路况时,由于不需要再自主控制刹车和油门,驾驶者可以把用在脚上的精力解放出来,专注于观察路面的情况,提高行车安全。再者,对于经验不是很丰富的驾驶者或是越野新人来说,在经过一些起伏较大或坑洼、沙地路面时,车身的晃动会增加控制油门、刹车的难度,速度时快时慢,很容易造成陷车甚至危险。
举几个现实场景来说。在沙地、砾石这样质地相对较软的路面行驶时,如果速度没有掌握好,很容易出现陷车的情况,此时蠕行模式则可以保证车辆以匀速状态行进。另外还有在较大的岩石路面行驶时,经常会出现对角线悬空的交叉轴以及需要大脚油门才能开过去的大石,蠕行模式不仅可以保证车辆平稳前进,同时还能起到一定后差速锁的功能。所以简单来说,蠕行模式在某些情况时可以起到和后差速锁相似的功能,而且对缺乏经验的越野新人来说尤其友好,让越野变得简单。
3、底盘透视,开启“上帝视角”
不知道有没有同学知道或者喜欢MOBA类游戏,比如Dota 2、英雄联盟、王者荣耀这些。当我们自己处在游戏中时,往往视线和视野都是有局限的,因此对未知视野的把控和预判也会成为一名优秀玩家所需具备的素质之一。不过当我们看别人比赛或是回看录像的时候,视野便可以放大很多倍并不再有遮挡,犹如开启了“上帝视角”一般,尽收眼底。
底盘透视这项配置,其实就像是开启了“上帝视角”一样,让人坐在车里也能清楚的看到底盘下的路面情况。这个功能首次出现是在换代后的路虎极光上,随后也顺理成章的搭载在了新款卫士上。其用处也很简单,越野时的那些非铺装路面不比我们平时开车的柏油马路,复杂多变,一不留神大石头、大坑洼就可能让我们陷车甚至托底,不小心轧到利石还有伤及轮胎、轮毂的可能,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也只能凭借感觉和预判去行驶。而通过底盘透视,便能让驾驶者直观的观察地面情况。
它是如何实现的呢?其实不难理解。通过在车辆前后加装摄像头,提前录入路况信息,然后再经过算法合成,将画面显示在车内屏幕中,生成实时影像。
4、三位一体。哦不,是四位
所以说了这么多,可能已经让你对硬派越野车所需要具备的素质有了一定的了解。抛开情怀先不谈,那些老牌的越野车能够长期屹立于人们心中,一定是在某个或者某些个方面有着过硬的实力。
那些车越野能力很强这件事几乎尽人皆知,但这和开头提到的坦克300又有什么关系?虽然只是越野圈儿的新人,但坦克300所具备的素质却一点都不差,前、后差速锁,蠕行模式,底盘透视等功能一个都没落下,对越野发烧友来说足够硬核,对越野新人来说也足够友好。
除了上面提到的配置,这台坦克300还带有一个名为坦克转弯的功能,这又怎么解释呢?坦克转弯,也可以说成坦克调头,从称呼上来看就知道它是源自于哪了吧。坦克由于体型庞大,想要用常规的方式转弯或调头会非常麻烦,需要很大的空间和转弯半径,在瞬息万变的战场,这样的操作显然太过笨重。
不过我们都知道,坦克是靠履带行进得,通过控制两侧履带往相反方向运动(或直接锁住一侧履带,另一侧正常驱动),便能让这个大家伙以中心为原点实现原地转弯,大大提高灵活性和通过性。
因为结构的差异,我们开的汽车是很难实现原地转弯的,但从坦克上得来的灵感却可以借鉴一下。车辆启动坦克转弯功能后,系统会给对应转弯那一侧的后车轮施加制动力,另外三个车轮保持正常转动。虽然无法达到坦克上那样的原地调头,但也能缩短不少转弯半径。拿坦克300来说,常规转弯半径为11.5米,而启动这个功能后车辆可以将转弯半径减少最多1.2米,这对于在狭小路面驾驶是很有帮助的。写在最后
用户评论
看完这篇就忍不住想入手一台,这个品牌一直很低调,却出的都是“猛兽級”的车!真期待把这台硬核越野车带到沙漠深处,感受那种纯粹的力量感。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名资深越野爱好者,我对文章里提到的每一个设计细节都很有感觉。从底盘到动力系统,都经过了严格的考验,这份精益求精的精神值得尊敬!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本来想买一辆家用SUV,结果看到这篇文章后完全被折服了。硬核越野的感觉太带感了!不过不知道这样的价格对普通人来说会不会比较合适?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写的不错,细节很到位,看得出作者對这台車非常了解。不過作為一台越野車,安全性也很重要吧?希望作者以后可以再多关注一些安全配置方面的内容。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硬核越野车真是越来越厉害了,以前总觉得越野主要是靠经验和技巧,现在看来科技发展也让越野变得更安全、更可靠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我对这台车的颜值不太感冒,虽然性能很强悍,但是外形还是要符合我的审美啊!希望厂家能多设计一些外观样式可选。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拿什么立足?这个标题真的很有深度,作者用生动的文字让我们看到了越野车的核心价值——坚韧、勇敢和探索精神。这不仅仅是一台车,更是对生活的态度!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博文写的太棒了,我之前从来没想过,一台硬核越野车是怎么炼成的,现在都了解了!以后如果想买车的话,一定会考虑这类型的车!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文章有点过度吹捧吧?虽然技术参数很诱惑人,但实际驾驶体验怎么样还得等更多用户评价才能确认。总的来说还是期待这款车的上市!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这个品牌不太了解,可以分享一下一些关于他们历史和技术的背景吗?想知道这台硬核越野车到底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更喜欢轻量化的越野车型,感觉像这样的重型SUV驾驶起来会比较笨拙。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希望厂商能提供更多类型的选择!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了文章之后,我对硬核越野车的定义有了新的理解。原来,不仅是强大的动力系统和离公路车型的区别在于它们的设计哲学和精神追求。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觉得买车最重要就是安全可靠。这篇文章提到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和设计,但是我希望厂家能够更加重视车辆的安全测试认证,保障用户在不同路况下的安全出行!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写的很有趣,把越野车的研发过程讲得生动形象。以前还以为越野车就是单纯为了过不好走的路,现在看来还有很多技术和设计理念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名对机械充满好奇的人来说,这篇文章简直太吸引我了。希望以后能有机会亲身体验一下这台硬核越野车的性能,感受那股强大的力量!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比较关注车辆的环保性,这篇文章提到了一些节油技术,不知道实际表现如何?希望这样的科技能够让硬核越野车既有强大的性能又更加节能环保!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以前看这类文章总觉得很枯燥乏味,没想到这篇写的这么生动有趣! 作者把很多专业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的很清楚,让人很容易理解。真棒!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硬核越野车的确非常酷炫,但是对于城市驾驶来说,太过于庞大了吧?感觉在市区里开这种车很 inconvenient!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