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迷提供最新游戏下载和手游攻略!

高校校园应用涉嫌侵犯隐私与强制消费:需警惕个人信息泄露问题

发布时间:2024-10-21浏览:26

这几天,河南大学大四学生晓莉有点不开心,想用学校新装的洗澡间,得使用一个叫“多彩校园”的App,她注册登录后发现,必须最低交费200元才能使用。因临毕业用不完又难退钱,晓莉吐槽这是“强迫消费”。有类似遭遇的,还有晓莉的同学小鹤和河南师范大学大二学生筱玫。装校园App还要填写父母收入,小鹤问:“有必要吗?”筱玫则质疑校园App “到梦空间”与学分挂钩“是不是强迫使用”。

选课用App、打热水用App、洗澡用App、开寝室门用App、跑操用App……近日,记者接到省内多所高校在校生反映,校园App装载过多,质疑其存在“利益裹挟”。

河南高校校园App实际使用如何?在校大学生为何给出多项“差评”?如何使校园App回归“快捷便利”的初衷?记者进行了相关调查。

被App绑定的大学生活

A.装13个校园App 洗澡最低得充200元

“打开水用‘生活798’ App,签到用‘到梦空间’App,洗澡用‘多彩校园’App,打卡用‘今日校园’App,开寝室门用‘完美校园’App。”1月3日,河南大学大四学生晓莉列举她下载的校园App功用——

“生活798” App,每次打开水都要重新登录账号,输手机号、密码,登录成功后再扫热水机上的二维码,若网络好,需用时一分半钟左右,网络不好,“卡”个三五分钟是常事,再加上热水器出水量不大,接满一壶水需五六分钟;

“完美校园”App开寝室门,多次出现扫码后无反应状况,以致聚满同学。

晓莉说到洗澡用的“多彩校园”App,注册登录后最低充值200元,并且余额不退,因面临实习,在校时间短,她认为这有强制消费的嫌疑。

彤彤是晓莉的同学,除有和晓莉一样的烦恼外,面对13个占据手机大半页面的校园App,直呼“太多,常把各个App功能搞混”。

彤彤的手机截图显示,大部分App为校园类

B.App与学分、作业挂钩 学生直言“我太难了”

除了被质疑“强迫消费”,与学分挂钩也是校园App让学生吐槽的焦点。

筱玫以“到梦空间”举例,满220分算2个学分,一般就是多参加活动,报名签到就搞定。于是,她眼见班上有同学为挣分四处跑活动现场签到,即使自己不喜欢也参加。筱玫的室友为凑分甚至报了多个社团。

还有和作业、跑步挂钩的校园App。河南科技大学的傅同学说,他们学校跑步用“运动世界校园”,但是这种App在不小心锁屏时常会不记录跑步成绩,逼得傅同学不得不在跑步时一直盯着手机,“这样运动着很不安全”。他们作业用“我i科大”App,但系统有时会崩溃,打不开预约座位的界面,只好再去图书馆现场预约。还有一次在“学堂在线”App上交英语作业,码了一半系统崩了,网上作业没算成绩,直接影响到期末考试成绩。“我太难了!” 傅同学感慨。

C.下载App还得填父母收入 被疑过度获取隐私

“我最无法接受的一点是隐私问题!” 小鹤扫了眼手机页面上的几行校园App,说出担心。她以“今日校园”App举例,注册时要求填写的基本信息不仅包含微信号、银行卡号,还要填写父母收入。“我纳闷的是,一个校园App有必要读取那么多权限吗?”小鹤说,2018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大数据学院曾发生了200余名学生信息被盗用帮企业偷税的事,媒体公开报道后校方道歉,“这种事不得不防。”小鹤说。

“广告烦死了!”晓莉说。比如今日校园App,因为疫情期间需要在上边定位打卡,每次点开都有广告弹出,消不掉,只能先点开广告才能进入打卡签到页面。

超七成大学生嫌校园App多

这些校园App是如何进入高校校园的?

晓莉说,教育类的,如中国大学生慕课、知到、腾讯会议、钉钉等,都是学校让下的,这类学习类App,一般只是出现点技术卡顿问题,而遭吐槽最多的,都是在宿舍一些生活设施上张贴的说明上下载的校园App,同学们一旦有了问题,或者找生活老师,或者找App的客服,“但很多App的客服基本上都是形同虚设”。

2019年9月,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各地高校600余名大学生和毕业生发起关于校园APP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44.08%的被调查者所在高校曾引进过3~10种校园App。59.75%的学生对校园App并不满意。其中,81.91%的学生认为校园App功能有限,不能提供让人满意的服务;72.86%的学生认为校园生活所要使用的App数量太多,占用手机内存;51.76%的学生认为App的使用体验太差。也有同学认为,部分App存在过度采集学生信息的情况。

对校园App的治理,早在2018年起,教育部就已相继出台了《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和《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管理办法》等政策,着力规范高校校园App。《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指出,重点治理校园App乱象,加强学习类App的规范管理。

针对高校App的管理,2019年11月,教育部印发《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管理办法》和《高等院校管理服务类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专项治理行动方案》,要求各高校严控App数量,超半年未更新的App将被整合关停。

高校多功能复合服务型App受期待

作为服务高校建设的数字工具,高校校园App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无论哪种App,都应该以‘让人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为出发点,不能成为负担。”

河南大学一位不愿具名的老师直言,他的手机里至今还躺着好几个App,没发挥什么作用。比如每次在教学楼茶水间接热水都很困惑,因为要扫码下载App,他不得不让班上学生帮忙打水。他还发现手机里有冠名“校园”的App,让绑定校园一卡通,感觉像绕圈子,本来简单的事办麻烦了。

这位老师指出,作为管理主体,高校应加强前期审核关,对于师生使用校园生活服务类App,必须保证其公益性、公共性、安全性。在使用上,也应高品质服务为基础,吸引大学生自愿安装。“不如像校园一卡通一样,对不同功能的校园生活服务类App进行合并,在一个平台上整合各类校园功能性服务,化繁就简。”

“也可开发成小程序,成本低,管理又方便,学生还可省下内存;售后,建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提高使用体验感。”小鹤建议。

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对全国不同高校600多名大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51.12%被调查者希望校园App能够多功能结合,82.80%被调查者认为校园App不应超过3个。据媒体公开报道,2020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发布消息称,其自主研发的校园App “交我办”,可处理36个业务、436个办事流程。(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链接

校园App盈利模式揭秘

梳理现有校园App,不外乎三类:学习类、生活类、社交类。而学生们反映问题较多地集中在后两种,偏向工具类,这两种集中反映在涉嫌垄断,“强制消费”等。那么,后两类App是咋赚钱的?

业内人士介绍,此类App盈利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邀电商入驻,即请第三方电商入驻平台,各管各家,平台以抽成或收入驻费盈利;

二、搭建平台电商,销售平台产品盈利;

三、广告费盈利,含开屏广告、信息流广告等;

四、教育培训招生,为各类教育培训如四六级、招教、计算机考试等招生收费;

五、设置付费阅览;

六、开通会员增值服务。

记者 杨军强

编辑 夏赛赛

审核 田震

用户评论

七夏i

这个《装App还要填父母收入?高校校园App被指窃取隐私、强迫消费》真是不敢恭维啊,这种APP还真是坑爹。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月流沐@

现在的游戏都太流氓了,强制要求输入个人信息,这不是赤裸裸的侵犯隐私吗!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各自安好ぃ

这游戏一看就让人不舒服,高校生都被当成了被剥削的对象,真是心寒。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热点资讯